教育万象,双向最美

作者:韩运月 时间:2025-10-24 点击数:

  九月的风裹着桂花的甜香,还未散尽夏末的余温。当我抱着英语课本走进高一(6)班时,讲台下几十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望来,瞬间让我这个实习老师的心跳漏了半拍。直到一个身影从座位上起身,主动帮我安排听课桌椅,那份紧绷的紧张才悄悄松了些——后来我才知道,他是班上的学委。

  他将桌椅轻轻放在我面前,又从口袋里掏出纸巾,仔仔细细擦过桌面与椅面,动作利落又透着细心。“老师,您坐这儿吧,以后我们就是同桌了。”他笑着说,眼睛弯成了月牙,语气里没有半分同龄人面对老师的拘谨。那一瞬间,我心里的紧张像被温水慢慢化开,只觉得这个男生的细腻与高情商,远远超出了他的年纪。后来才明白,这份周到,原是他刻在性格里的底色。

  真正让我注意到他英语学习问题的,是第一次批改作业。收齐的作业本逐本改完,唯独少了学委的。作为班级学委,竟会漏交作业?我心里满是疑惑:这样一个活泼开朗、做事妥帖的男生,怎么会在英语上“偷懒”?直到后来才知晓,他是误将英语作业与另一科任务弄混,并非故意拖延。

  有天我带晚自习,班里要进行单词默写。我看向他,轻声问:“学委,你觉得下节课默写,能对多少个?”他抬眸,认真回道:“老师,我尽力。”那之后,我看着他握着笔,一边小声念着单词,一边在本子上反复书写,偶尔皱着眉琢磨易错的拼写,往日里爱说笑的浮躁劲儿荡然无存。那一刻我忽然懂得,每个孩子都在努力生长,只是有时需要一点时间,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  他走上讲台,拿起粉笔静静等待我报听写。我站在台下,看着他一笔一画地书写,时而停顿几秒,像是在回忆单词的拼写细节,时而又迅速下笔,透着一股认真的劲儿。等他写完转身,我走过去一看,22个单词里,只错了5个。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:不是他学不会英语,而是从前的他,还没找到面对这门学科的勇气,总在不经意间给自己贴上了“学不懂英语”的标签。

  从那以后,他像是打开了学习英语的“开关”。课间总能看到他拿着默写本找我,要么是抽查单词,要么是请教作文模板。看着他一点点捡起曾经薄弱的英语知识,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——那个曾经连基础单词都认不全的男生,正用自己的坚持,一步步向“优秀”靠近,慢慢让“优秀”成为属于自己的代名词。

  后来他还特意拿了周记给我看,字里行间满是对我的认可,却也写了有趣的反差:“老师上课时特别严肃,可下课却能和我们处成朋友。”看着那些真诚的文字,我心里满是欢喜——能出现在学生的周记里,被这样用心地记着,无疑是对我这个实习老师最大的支持与鼓励。

  这段实习时光里,我本以为是自己在“引导”学生成长,可学委的改变却悄悄告诉我: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与成长。他不仅在英语学习里找到了方向,更让我读懂了身为老师的真正意义——我们不是传授知识的“工具”,而是学生成长路上的“点灯人”,陪着他们在高一这趟崭新的征程里,勇敢地向未知的挑战迈步,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 |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| 数学与统计学院 | 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| 外国语学院 | 艺术与设计学院 | 人文与传媒学院 | 音乐学院 | 教育学院 | 体育学院 | 马克思主义学院